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3日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创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1993年首批评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荣膺全国百佳医院称号。医院设有科室49个,展开床位1800余张。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全军专科研究所、中心13个,全军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上海市医学质控中心3个,上海市示范学科1个,现为全军、全国临床药理基地。现有博士点25个、硕士点40个,并设博士后流动站4个。医院设备先进,拥有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设备(PET)、超高档螺旋CT3台、核磁共振(MRI)3台、数字减影仪(DSA)5台、核素扫描仪(ECT)、64排螺旋CT、直线加速器、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激光手术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重症监护系统等现代化诊疗设备。2009年,全院门急诊量突破210万人次,出院病人6万余人次,完成手术4万例次。
我院心内科创建于1962年。我国医学界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龚念慈教授、尉挺教授是我科奠基人。经过40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心血管内科不断壮大,现有工作人员80余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8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3名、主治医师、讲师、技师20余名。目前,心血管内科设有床位111张,设监护病床15张,另有心功能室、心电图、电生理检查室、及心导管室和心血管病基础研究实验室等部门。目前我科已发展成为拥有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诊治各种心血管常见病及疑难病的综合性科室,特别是风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等疾病的临床诊治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形成我科心血管诊治的专业特色。我科拥有大型DSA、IABP、IVUS等介入治疗设备,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器、动态血压仪记录仪、心内电生理记录仪以及三维标测定位系统,温控射频消融仪,彩色超声多普勒心动图仪及介入治疗设备,十二导自动分析心电图机、体外复律除颤器等设备,具有一流的楼宇自动化设备和完备的医疗保障设施。近40年,在医疗、科研和教学方面全面发展,临床医疗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学科人才建设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军队基金30余项,总资助金额1000余万元;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等奖项近1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实用新型专利近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00名。
我科于1977年在国内较早安置外置式永久型人工心脏起搏器。目前每年安置各种类型的人工心脏起搏器200余台。1980年在国内较早开展心脏电生理检查,如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评价窦房结功能,以及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1995年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并在国内率先开展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已治疗各类心律失常患者3000余例,成功率达98%,达到上海市领先,国内先进水平,成为我科介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1995年与普外科合作,在国内首次开展经胸腔镜行颈胸交感神经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伴反复晕厥发作者,取得良好的效果。1999年在上海市率先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房颤获得成功。其它尚涉及各种生理型人工心脏起搏器、频率应答式人工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起搏器及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以及三腔同步化起搏、自动复律除颤器的安置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和高危致命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基地负责人介绍
秦永文,男,医学博士、心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上海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军先心病专业组组长。任《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介入放射学》、《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等6杂志编委。擅长于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1980年开始先后开展了人工心脏起搏。1990年开展经皮球囊二尖瓣和肺动脉瓣成型术、动脉导管未闭栓塞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1995年在国内首先开展经胸腔镜下行颈、胸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特发性QT延长综合征。1998年以来致力于先心病介入治疗方法和封堵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先后开展了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桥血管病变和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并开展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2001年在国内外率先研制出对称双盘状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提出了室间隔缺损的造影分型,设计了小腰大边型、零偏心型封堵器以及单铆型和无型封堵器,2003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获得863项目资助课题1项、973项目资助课题1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上海市科委、卫生局基金课题3项。主编专著4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
导师介绍
曹江,男,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任上海医学会心血管分会起搏电生理委员,上海生物医学工程起搏电生理学会委员。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近30年,专长疑难心脏病诊断治疗,特别是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疑难心电图分析。1993年开始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各种心律失常,完成各种心律失常手术3000余例,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速、房扑、房颤、室速、室早等,成功率达96%,特别是对疑难室性心律失常和房颤的消融有一定造诣。完成和参与心律失常研究各类基金300余万元,副主编《新编心电图学》2部,参编各类专著10余部,发表国内外论著40篇。
胡建强,男,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从医20年,长期从事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病、心衰、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的诊断和治疗,对心血管内科危重病及疑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及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主攻心律失常,包括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治、临床心脏电生理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有2000余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经验,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专著6部。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黄新苗,男,医学博士、主治医师、讲师。1997年第二军医大学本科毕业后至长海医院工作,长期从事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熟练掌握Ensite 3000 三维心脏标测系统。
郑兴,男,医学博士、心内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或现任上海市内科学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危重病学会上海分会委员,华东地区危重病急救医学专业协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血管病学会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心血管病学会动脉硬化学组委员,中国内科年鉴编辑委员会专业编辑,中华医学实践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复旦大学学报、中华医学杂志、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特约审稿专家。医疗专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累计完成近1500例;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化学消融术。获军队科技进步叁等奖4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一项,上海市科委基金1项。共获得各类基金60余万元。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加专著编写12部,参编教材3部。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
赵仙先,男,医学博士、心内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心血管疾病、危重病人抢救、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的导管封堵治疗。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5部。200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参加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械的研制和临床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曾先后帮助国内数十家医院开展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工作,手术成功率达98%以上。在国内、外首次应用经导管封堵方法成功治疗外伤性腹主动脉-左肾静脉瘘。每年独立完成介入治疗病人300例以上,包括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和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等。负责上海市科委基金一项,参加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
马丽萍,女,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暨卫生部“十年百项”冠心病血脂干预技术推广项目授课专家。第二军医大学校A级教员。2007年-2009年作为国家访问学者在瑞典哥德堡大学医学院访问学习。从医二十余年,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擅长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奖三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学参考书2部,参编专著7部。
徐荣良,男,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国内科年鉴》专业编委,《药学与服务杂志》特约审稿人。在长海医院心内科从医20多年,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业务能力强,对疑难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擅长诊治的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介入治疗方面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及心脏起搏治疗。获得院医疗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教学工作认真负责,被评为校优秀教员及临床医学院优秀教员。参加军队“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分课题一项,上海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及多项国际国内临床药理研究。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8部。
章建梁,男,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担任《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及《药学与服务杂志》特约审稿人。从医20余年,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在心血管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介入治疗方面主要从事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和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第一申请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基金50余万元。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参加专著编写4部。第一获奖人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参与获奖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武警部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
吴弘,女,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秘书、上海分会冠心病与肺血管疾病专业组秘书。长期从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的治疗。任职来发表论文60余篇,副主编专著《现代心血管病药物治疗学》、《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与影像学图解》,参编专著多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各1项,国家863计划副组长,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登山计划课题主要负责人,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荣获校A级优秀教员称号,院优秀临床医师,并荣立三等功。
陈少萍,女,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会员。担任《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药学与服务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特约审稿人。第三届《药学与服务杂志》编委。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擅长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专业特色为冠心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为心肌缺血的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参加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理研究及国内临床药理研究。任职来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文6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总后网络课程设计一等奖1项;全军网络课程设计二等奖1项。第二军医大学校A级教员,院优秀临床医师,并荣立三等功。